《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MIT“初心”的起源与灵感来源
1. 社会需求与学术理念实践层面
2. 学术理论与大学模式层面
三、 MIT“初心”演进历史脉络
1. 罗杰斯奠定“初心”雏形
2. “初心”要素具体化,奠定MIT整体发展战略框架及路径
3. “初心”要素整合—集成—系统化—重塑,演化为完备的“大工程”教育思想和实践融合体系
4. “初心”再深化与拓展
四、 MIT“初心”内涵与特征
1. “初心”内涵
2. “初心”的特征
第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手脑并用”,突出实验室技术教学法及体验式学习。
第二,科学与技术融合。
第三,技术教育人文化。
第四,传统学术职能与经济职能的平衡与融合。
文章摘要:引领MIT成为工程教育集大成者之道在于"秉承初心"。MIT"初心"聚焦于生产—传播—转化"有用知识"基本原则,立足于大学—企业间的紧密关系,驱动科学—技术—产业—区域互动融合发展,催生新兴科技产业,顺应—推进—引领产业技术变革,开创科学型区域新经济模式的高等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MIT追寻"如何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社会进步"这一工程教育根本问题,通过整合集成四类大学模式素材,植根于产业技术变革、科技革命、区域发展挑战与诉求,演化为契合工程教育本质的"新式教育",凝炼为契合不同时代诉求的"形神合一"的工程教育范式,引领MIT在"变"与"不变"中创造未来,深入影响美国乃至全球大学发展模式及区域科技政策,远超出传统高等工程教育范式范畴。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TB-4;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