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风电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与任务,风电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在多元化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以后,如何根据教育的不同特点选择好教育模式、确定好教育内容、设置好课程、编写好教材以及提高鉴定能力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69亿千瓦,而2006年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才259.9万千瓦。10年间中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诸多关键因素推动,但风电工程教育人才的助推作用功不可没。
风电工程教育发展回顾
中国现代风力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专业人才多数是通过其他行业如机械、电气等转行或者进行相关的培训而来,最早的科研机构“内蒙古锡盟风能利用研究所”建于1978年,主要研制微小型风力发电机和风力提水机。而高校的风电科研和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如沈阳工业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中国风电领域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于本科及职业教育,以大学设立的风电研究机构为主。新疆农业大学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早开办风电工程方向本科教育的单位之一。学校从2005年开始从电气工程专业中设置风电工程方向。2006年,中国教育部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置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批准华北电力大学率先开设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
中国风电工程教育的发展得益于风电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名誉主任贺德馨认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风电教育体系,无论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风电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与任务,风电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在多元化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以后,如何根据教育的不同特点选择好教育模式、确定好教育内容、设置好课程、编写好教材以及提高鉴定能力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风电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风电产业是一门涉及电气、机械、控制、计算机技术、通信及电力系统、气象学、流体力学、材料等多学科的新兴行业。风能人才需要具备上述学科与风电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至少深入掌握其中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能力。
根据对中国某风能人才招聘网站11家中外风电企业,近6000招聘人才岗位2017年4月份招聘情况统计,风能人才招聘的学历结构较2009年有很大变化。
图2所示为2009年风能人才招聘学历层次情况,中国风电产业刚起步发展,相应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以本科、专科人才为主。
图1 “2013 年风能教育专题研讨会”代表合影
2017年在风能人才招聘网站上,各风电企业招聘人才学历情况如图3所示。
图4所示为2009年统计风电产业所需人才的专业结构,中国风电产业刚进入起步阶段,风电产业主要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主,所需人才专业结构与今天并没有明显不同。图5所示为2017年风电招聘岗位专业需求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在风电产业风电机组研发与制造、风电场运行与维护及变电站值班运行等主要环节中,风电人才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发电厂运行、机电一体化、自动化、风电、安全工程、计算机、管理及数学与力学等专业。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了《2016年全球风电发展展望报告》,预测到2020年风电累计市场达到8.79亿千瓦;到2030年风电累计市场达21.1亿千瓦;到2050年累计市场容量达58.06亿千瓦。参考德国风电人才需求状况,按37人/万千瓦从业人员标准,到2020年全球风电领域就业人数为325万人,其中中国有2亿千瓦风电装机,就业人数将达74万人,其中的40%,约29.6万人为高端技术人才。
风电工程教育基本模式
中国的风电工程教育的基本模式主要有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职业(专科)教育及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有一部分高校在培养风能研究生人才的基础上,开展风能本科人才的培养,在风电工程领域开展本科和研究生多层次教育,二者相互促进,培养风能人才的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风能人才教育的主力军。
一、风电工程研究生教育
图2 风能科技人才学历层次分布(2009年)
图3 风能科技人才学历层次分布(2017年)
图4 风能科技人才专业结构调查分析图(2009年统计)
图5 风能产业人才需求专业结构分布(2017年)
中国风能领域研究生的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于风电工程本科和职业教育,主要为相关风电研究机构培养高级研究开发人才。较早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高校主要有重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新疆大学、河海大学、汕头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工科院校。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约110多所。根据中国博硕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统计,较早开展风电工程博硕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主要有37所。培养风电研究生最早的大学为重庆大学,培养风电研究生最多的大学为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