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定位,认真领会《总体方案》的价值引领和评价导向,深刻理解新时期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新动向,准确把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外延、定位、标准、建设路径、发展规律等,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打造特色鲜明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充分把握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要义
《总体方案》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从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提出了对职业教育的评价重点。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的主要形式和鲜明特征;育训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是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实基础。这7个方面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引导职业学校加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办出职业教育特色。
相比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院校具有自身的特征,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价需坚持多元、系统、灵活的方式。
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是解决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效由谁来评判的问题。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强调德技并修、产教融合、育训结合、校企合作,也就是说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评价主体,政府、行业、企业、社会、教师、学生等都成为教育评价的主体,这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趋势。基于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现实情况,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职责,积极参与,切实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
二是评价客体的系统性。当今职业教育的复杂程度日益提升,评价的对象和客体也变得越来越多元,教学、科研、教师、学生、高校管理、办学质量等都需要评价,而统领教育评价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因此,在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中要始终关注立德树人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情况,检验各方面的工作是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是否有益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是否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真正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办学治理新格局。
三是评价方式的灵活性。由于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不同,职业院校的教育评价方式也日益多元化,要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积极探索建立区别于知识评价的另类人才评价方式,打破“学生评价单一化、人才选拔简单化”的局面,建立健全多元评价、动态评价、过程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推动人才评价和选拔多元化。在教师评价上,要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职称评审体系,进行分类评价分类引导,加快改变“学校—学校”的职校教师培养和准入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学校”适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职校教师准入制度,将校企合作实效纳入教师考核评价,构建适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
一是聚焦标准要求,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构建自我评价体系。学校率先开展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实施本科职业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包含9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和 50个观测点,1个特色项目的《本科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及评估指标体系》,重在突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核心特征和表征要素,体现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在具体标准制定上,研究制定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及运行方案(试行)》《专业建设通用标准(试行)》,搭建“两角度、三层次、四维度”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及执行体系架构,指导和推进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体系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作用,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和聘请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教学督导机制,构建“评价、反馈、追踪”三位一体的教学督导模式,遵循“源头、过程、结果”全程督导的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了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引领, 以质量评估促质量建设的良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