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8月21日,2016“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原“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完美收官。来自26所学校的31支队伍获得了决赛6个赛项的特等奖。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启迪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周东华教授,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教授,竞赛秘书处主任、北京化工大学张贝克教授,竞赛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萧德云教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销售副总裁兼华中大区总经理农克强先生等出席了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同期还举办了“智能制造技术主题论坛”和“校企合作与人才发展交流主题论坛”。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联合主办,是在西门子与教育部签署的《教育合作备忘录》框架下举办的工程人才培养活动之一。大赛主要面向全国工业自动化、工业信息化、机电一体化、仪器仪表、工业网络、新能源、物联网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大赛工有6个赛项:过程控制、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工程创新、硬件研发、工业网络。本届大赛历时8个月,共吸引了超过2 200支参赛队近6 600人参赛,900余名选手现场参加了8月18-21日举行的决赛。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吴启迪教授首先致辞。她表示之所以自任上到现在还这么积极地参与此项活动,主要原因是她认为这项赛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生当中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经历,她觉得应该“呐喊一下”,让年轻人觉得这个事情是值得去做的。当然,这些年来,西门子作为一家企业,有如此的社会责任感,她表示非常值得尊重。她对十年来积极支持并且参与这项赛事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当看到张贝克教授的学生们也开始参与组织这项赛事时,她称:“希望一代一代传下来,坚持下去,而且越做越好。”
周东华教授也随后致辞。他总结了这项赛事的特点:一是规模大,二是层次高。他提到,在参观三峡大学的实验设备后,他认为这里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他认为此项赛事是“培养第一,比赛第二,以赛促学”,很好地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搭建了一座桥梁。大赛的口号从原先的“Engineers Shaped World”到如今的“For a Better future”,就是为工程师们“打气的”。
张贝克教授作为竞赛秘书处主任随后也上台致辞。他首先感谢了来自各个层面的支持,他说:“正是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者的责任。也让我们感受到——当你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的时候,总会有一群‘正派’的人士支持你,这是一股很好的正能量。现在大家都提工业4.0,那么未来,我们也会把赛事从3.0升级到4.0,这不仅仅是比赛,更为重要的是以赛促学。”
随后,农克强先生也代表西门子致辞。他再次感谢了十年来为这项赛事付出的所有人,感谢学生和老师们倾注的心血,感谢他们的选择。他认为:“数字化的时代需要数字化的人才。西门子十年磨一剑,不断将业界最先进的工程师理念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引入到中国的教育领域,培养新一代创新工程人才,助力中国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以及 ‘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推进。未来,大赛依托中德合作和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将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国际化的影响力开启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随后,吴启迪教授、周东华教授、张贝克教授、萧德云教授、何伟军教授以及农克强先生齐上台,在现场正式启动了“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这一新名称(“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创办于2006年,之所以更名为“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因为更契合制造业发展)。
萧德云教授接着为本届大赛做了“赛事点评”。据他介绍,大赛从2006年第一届的10个队伍、30名选手、1个赛项发展到如今的2 200多个队伍、6 000多名选手、6个赛项,十年的时光、十年的风雨,大赛得到了学校和企业的逐步认可,影响逐步的深入人心,参赛的选手逐年升高,高等院校对赛事的关注度也节节提升,企业也开始争抢获奖的人才。十年间,大赛共吸引了全国近40% 的理工类高校参赛,累计已有来自28个省市区的16 842名学生组成5 614支队伍参赛。他表示,今年的大赛和往年相比难度有较大的提高,赛项更加接近工程实际的要求,覆盖的知识点更加广泛,比如过程控制的赛项就要求学生从系统特性入手进行系统设计,运动控制赛项对选手提出了更加有压力的精准控制要求,工程创新赛项采取了限制主题但不限制硬件品牌的比拼规则,硬件开发赛项和工业网络赛项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这对参赛选手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另外,他提到,今年的指导教授不再像往年那样成为参赛选手的依靠,而是默默地鼓励和支持选手们独立拼搏。大赛的评审专家阵容也更加强大。他说,通过今年大赛总体情况看,参赛选手的工程思维方式、系统分析能力还是一块短板,所以他在鼓励大学生们在校期间珍惜“长知识的宝贵时间段”的同时,也告诫选手们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万不可践踏学术道德底线。他最后建议今后的大赛应该尽可能考虑未来智能应用工程师的人才需求,鼓励参赛选手勇于创新、勇于在赛项中融入智能化技术。